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沩仰宗概观(2)

    思益的学人问仰山:“禅宗顿悟,毕竟入门的意如何?”仰山平和地开示他道:“此意极难,若是祖宗门下,,一闻千悟,得大总持。其有根微智劣,若不安禅静虑,到这里总须茫然。”接著,仰山方便问他:还思念...是毫无道理的了。   * * *   沩山禅师的门人还有许多,这里不一一列举了。但我们综观以上的香严、洪諲、大安、志勤等重要的沩山门人的行业,他们基本还是在奉行沩山宗旨的,尤其是在他们的弘法之中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4558610.html
  • 佛教影响与魏晋时期美学精神转型

    为言,虽有,犹不能定其体状,穷其幽致。”慧远在这里指出,“神”与万物相感应,自身不生不灭,没有具体形象,即使是圣人也只能说它是非常微妙的东西,强调了“神”的精微性和不灭性。南朝更展开了大规模的形神...心性理论与   审美主体的自由意识美是自由的象征,自由之于美,犹如空气、阳光、水之于生命。某种意义可以说,审美创造的繁荣与否和成就高下都是取决于审美精神的自由程度,“美之花”只能在自由的精神土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2661750.html
  • 商羯罗与《示教千则》(1)

    的。商羯罗在《示教千则》中用了一个比喻,瓶中空与当体空。他说,瓶中的空是有差别的,被限定的;而大虚空(当体空)却并无这些。一旦打破瓶子,瓶中空就将复归于大虚空。从下来看,现象世界是“有”;从(...和平,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的分裂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约3000年间,历经数王朝争霸,更难形成政治的统一。商羯罗的生涯学术活动就处在这样一个政治四分五裂、社会生活很不安定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1861808.html
  • 杂谈风水,佛教与设计感受

    。还有的人随便听别人一忽悠,就轻易相信,一听谁有神通,就跑着去学神通了。孔子说:唯与下愚不移。真正学佛得力的人,要么是最聪明的人,比如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黄念祖老居士,李叔同。要么是最实在的人,比如...的二进制,什么那个基因排列规律,等等,都是契合易理的。总之,它很高深。  〈〈易经〉〉中的“易”字,根据考据,是日,下月组成。“日月运行,一寒一暑”,一阴一阳之谓道。事物的发展规律循环不断!如〈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2062316.html
  •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

    乃至十二年中,随佛出家者皆利根,或闻法见谛,或卽证无生,皆自然中律,没有有漏法(卽犯戒事)生,故佛未制戒,只为无事僧说略教诫经:「善护于口言,自净其意志,身莫作诸恶,此三业道净,能得如是行,是大...。何以比丘戒会这样重要尊高?因为比丘戒是佛法纲维,由戒而摄僧,由僧而后佛法得久住于世,从其离俗出尘以佛法为任说,没有比这更重要的。所以说「一切众律中,戒经为最。」而三藏之中,律藏又是自行化他的宗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562911.html
  • 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二章

    正道,他人片刻即失。  三者、“闻一知十”,子谓子贡曰:“女与回也孰愈?”对曰:“赐也,何敢望回?回也,闻一以知十;赐也,闻一以知二。”子曰:“弗如也,吾与女弗如也。”颜子利根,夫子自谦与子贡皆不如...释达观著:随缘自在 第二章  第二章 人生智慧  《一心只读圣贤书》  无知让我来世上 又在世添无知  年少不识愁滋味 年长才晓愁更愁  早年有梦登云梯 直入岭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5263701.html
  • 敦煌本《坛经》的佛经引述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

    自有般若之,自用智慧观照,不假文字”。(同前,第33页、34页)  (五)禅法以“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”。所谓无念是“于念而不念”;无相是“于相而不离相”;无住是‘‘念念时中,于一切法无住”...,然而“只为下根说远,说近只缘”。为什么对于具有上等智慧的人来讲西方净土距离很近呢?他解释说:  迷人念佛生彼,悟者自净其心。所以佛言,随其  心净则佛土净。使君,东方人但净心即无罪;西方人  心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3064296.html
  • 二十唯识论疏(2)

    ,骐骥追风,一日千里矣。亲近恶友,亦复如是  。孔子曰﹕性相近也。习相远也。唯与下愚不移。不移  之人,则虽近恶友,而善性不失,虽近善友,而顽固不化者  也。其余中人,则随缘化导,而善恶增减矣。要...,不知诸法体性离言,故说有异,  此中通说,除佛以外诸他心智说不如实,非佛此亲能照了  他心等故名为如实。成唯识说,虽说他心非自识境,但不说  彼是亲所缘。故佛亦变。若说佛境亲能了者,便与说理教 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1864324.html
  •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

    欲生经注〉20),“禅也者,……故能无法不缘,无境不察”21;或谓倘具,自亦不须禅法,“苟厝心领要、触有悟理者,则不假外以静内,不因禅而成慧,故曰阿惟越致,不随四禅也”(谢敷〈安般守意经序〉22);或...四40)而由禅、所悟真理,大士称之为“说者无方故无示,听者无受故无闻,学者无取故无得”的无为大道(《录》卷二)。此无为大道,或源于《维摩诘所说经?弟子品》“夫说法者无说无示,其听法者无闻无得”41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264603.html
  •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信仰——以马祖一系为考察中心

    西方。请和尚说,得生彼否?望为破疑。”  大师言: “使君!听!惠能与说。世尊在舍卫城说西方引化,经文分明。去此不远,只为下根说近;说远,只缘。人自两种,法无般。迷悟有殊,见有遅疾;迷人念佛生彼...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、起净佛国土之本愿所促成,如《阿閦佛国经》卷、《放光般若经》卷十九、《无量寿经》卷上等所论。然弥勒菩萨所住的兜率天、观世音菩萨的普陀落迦世界,并非佛国土,但因其类似于刹土(...

    张 勇(张子开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4565935.html